相比買手機只看外觀的功能機時代,
智能機時代去選擇一台手機會有很多因素影響著你,
螢幕解析度、攝像頭像素、處理器等。最近有一項調查:
購買手機各部分配置的重要性占比,
無疑CPU的占比肯定是最高的。
處理器(CPU)為什麼會占比這麼高呢?
一部性能卓越的智慧型手機最為重要的肯定是它的「芯」也就是CPU,
如同電腦CPU一樣,它是整台手機的控制中樞系統,
也是邏輯部分的控制中心。
微處理器通過運行存儲器內的軟體及調用存儲器內的資料庫,
達到控制目的。簡單來說處理器就相當於人的大腦!
怎麼樣才算好的手機處理器(CPU)?
手機處理器最早的是單核開始起步,
那時候還是4.0寸螢幕都算大屏智能機的時代。
後來逐漸出了雙核,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
消費者理所當然的認為核心數越多越好!
雙核比單核好,四核比雙核好,
直到發展到現在的八核甚至十核!
那麼處理器真的是核心數越多越好嗎?
處理器四核與八核有哪些區別?
所謂四核也就是處理器擁有四個核心,
可以同時工作。八核部分則分為兩種,
一種實際上是「雙四核」,即存在八個核心,
但無法共同工作,其中四個核心往往被應用在基礎通訊等部分
;所謂的「真八核」則是理論上八個核心可以同時開啟,
進行協同處理工作。
從內核架構來看,四核和八核處理器都基於ARM,
其中真八核處理器包括高通驍龍810、
Exynos 5433、Nvidia Tegra X1等等。
當然,一些細節部分每家廠商都略有不同。
重點來了,手機八核就一定比四核好嗎?
手機處理器性能是會有很多因素來決定的,
限於篇幅的問題只為大家簡單介紹兩點:
-
處理器主頻
主頻,它的單位是兆赫(MHz)或千兆赫(GHz),
-
現在的CPU速度都達到了千兆赫(GHz)。
-
對架構和品牌相同的處理器來說,主頻越高,
-
CPU處理數據的速度就越快。
-
常說的1.5Ghz四核這個1.5Ghz就是主頻。
-
製造工藝
處理器製造工藝的單位是納米(nm),
-
A8處理器(20nm)、驍龍805處理器(28nm),
-
20nm是目前上市手機中工藝最高的。工藝越小,
-
晶片就越小,發熱和功耗也就越少,性能就越優秀。
所以除了核心數還有其他因素決定手機處理器的性能,
舉個例子來說就是,八個老弱殘兵是比不過四個青年壯漢的!
總結
看完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都已經明白核心數並不是手機處理器的全部,
理智看待手機處理器核心數問題,不要一昧相信八核十核的宣傳!